《中国画人物》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实践类必修课,该课程属于中国画技法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传统中国画作品的赏析与技法的实践,感受中国古代人物品藻风神,品读中国人物画的传神,提升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技能,从而在弘扬传统艺术精神与审美文化的同时,将人物画语言运用到创作之中,为下一阶段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主题性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说《中国画人物》是践行“课程思政”的优势课程,原因有三:
第一,传统中国人物画一直是“成教化、助人伦”,反映社会和时代价值观的重要艺术形态。它是现实体认和价值认同的重要实现途径。古代经典人物画中,无论是历史人物、古圣先贤还是宫廷贵妇或市井百姓为题材的作品,都体现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比如精忠报国、恪守伦理、劝戒贤愚、美好理想的社会教化与宣传主题在人物画中比比皆是。通过对传统人物画作品的赏析和临摹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古代人物传神之美的表达,体会不同主题下人物品藻风度,感悟崇高与入世的积极人生境界。这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也是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为人生而艺术的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第二,近现代中国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有力写照,在鉴赏的同时,可以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等当代主流价值观。近现代中国画有大量反映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历程的优秀作品,这些人物画背后的感人故事和真实的创作情境,是感化学生,弘扬正气的鲜活案例。
第三,人物画实践中,尤其是工笔人物画强调“精微、巧密、严谨、工致”的作画步骤与程序,有助于培养学生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工艺之美”和具有深厚底蕴的“工匠精神”。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严谨踏实的作画态度和人格精神,这种实践中养成的品格与态度要远远胜于教师口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