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走进您立德树人的故事里征文展播 | 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
时间:2022-03-11 14:28:0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查看:247

教师简介:

   李新芝,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主讲多门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和公共政治课。2002年在四川省高校“两课”优秀教案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02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同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image.png

朋友,要是您走进四川师范大学,去到一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待到下课总有掌声和笑容的,那么十有八九,就是李新芝老师的课堂了。


李老师的辨识度很高,高高的身段,鹅蛋脸,黑框眼镜,上课总拿着满满当当的文件夹和一两本毛选。刚见面,她这样介绍自己:“都说思政课老师很红很专,无论是通过朋友还是同事,我都感觉自己的确也是这样的老师吧?但同学们,我认为那也没什么不好,我喜欢正能量一点的东西。”


说教是件很容易的事,而教育是件不能简单的事。


有次上课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埋着头就往外走,走到讲台前时李老师叫住她问道:“等等,同学你这是去哪儿?”

“上厕所。”对方也很吃惊似的。

“课间怎么不去呢?还有上厕所就可以这样想离开教室就离开教室,说走就走的吗?”

“我不舒服。”立在投影中央的她影子和声音都很大。

“好,那你快去吧。”李老师说完,再没有耽误一秒钟,和其他98位同学继续沉浸在课堂,让人感觉一点儿没中断过。

几分钟后,一位学生来迟了,李老师却当即表扬他,这更引得众人不解了,大家纷纷议论:“怎么刚刚逃课的不抓,这个迟到的还被表扬?”


于是老师这才和大家说起原由:之前离开的同学,在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不该为难她;后一位同学虽来迟了,但他悄悄从后门进来,慢步弯腰很有素养。大学课堂是开放的,可不是随意的,尊重课堂和环境之中其他人的习惯,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此后,班上再没有出现不尊重课堂的情况。



教育是个慢工细活,只有以精雕细琢的态度去钻研,才能在一字一句中感悟课程魅力。


李老师平时浏览翻阅,看到好的事例材料都统统收藏保存,即使是上课突然有启发,也会写在本上贴在书里,等课程进度一到,就分享给同学们。她讲课总会把书本中的知识结合时事,联系热点,用最生动例子,最新的观点和大家一块儿讨论,“谈思政色变”的同学渐渐地也能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问好的,她就拔出书旁的笔,马上伏在讲台,把它们详细记录在册,随时补充调整,更新跟进。


在实践活动课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创意表达,探索设计成了教学的导向。她把论文报告收集起来和同学讨论交流,捧起手抄报或绘画作品向大家伙儿展示询问,有做新闻直播式的采访视频,她鼓掌惊叹,对同学每一次精彩的展示,她都有同样精彩富有建设意义的评价和建议。


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我有幸在李老师讲授的党课上领悟了什么叫铁的纪律?怎能够永不叛党?不长的课程涵盖有关党的纪律方方面面,关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胜利原因的片段至今仍历历在目。


那时,从讲台后慢慢走出来的李老师深情地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党像我们党牺牲如此之大,经历考验之多:蔡和森同志遭到叛徒出卖,经受剜眼割耳,被铁钉钉在墙上,依然守口如瓶,敌人尖刀捅不碎的是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钢铁般胸膛。25岁的陈康荣,被日军剥皮活埋也不说出党组织的秘密,她为国家民族斗争的青春年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用顽强的信仰为党旗增辉彩……”她时而饱含感情时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教室,党的儿女,仁人志士的形象从此就鲜活生动地刻在了在场的每位学生的心中,震撼激昂间,大家的心情也随着她的语调和手势起伏跌宕,不时发自内心地点头赞同。


许身孺子,甘当“蜡烛”与“春蚕”,以育人为己任,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其实教我们的这年,不论成绩还是资历,李老师都可以选择退休享受晚年的,但她却选择留下。她说要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承担多点责任,而且和学生们在一起,也是令她开心的事情。


无怪有言道,夫好大学者,不必只在楼舍多寡,设备良莠,专家学者繁否。但看其中立起的是怎么样的老师,教出的怎么样的学生来便是了。


爱国,荣校,乐业,为学生。只有老师把学生当责任,把教育作使命,学生才会把老师当尊长与朋友,把学习作服务于人民的事业与追求。就像李老师说的,去伪存真,唯有大浪淘沙。


值得我们记住的是,立德与树人,人民教师李新芝做到了。




编辑:课程思政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