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化与化工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教研活动
时间:2022-04-28 15:23:1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查看:501

    4月21日,物理化学与化工教研室在4教701开展以“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金燕,物理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毛双主持。

    活动第一项内容是公开课展示,刘柳斜老师以《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为教学内容,以物理化学实验“弱电解质解离平衡常数测定”中如何配制醋酸溶液为导入,引出多组分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概念——偏摩尔量。结合课前雨课堂的预习微课,从定义、物理意义、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偏摩尔量的讲授,并应用雨课堂随机点名和课堂小练习等功能,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开展偏摩尔量计算的训练。 公开课结束后,毛双带领老师们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议,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课前线上预习准备充分,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声音洪亮,线下讲授与线上互动紧密结合,课程的前后衔接比较好。提出建议,如可尝试以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为切入点引入偏摩尔量的概念,又如对课前线上预习的成效检测还可以采取更加丰富的形式


图片1.png


    活动第二项内容是课程思政主题研讨。主要以“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主题,围绕本次公开课内容展开讨论。大家认为本堂课一是在引入偏摩尔量概念时,与物理化学实验相结合,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基本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由简单到复杂,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培养了学生思辨的能力;三是在讲授吉布斯——杜亥姆公式时,涉及到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偏摩尔量之间的消涨关系,将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与生活中的个人得失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第三项内容是课程思政论文研读。老师们一起研读了《大学化学》期刊中有关“课程思政”的论文,如《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刍议》《大道至简,润物无声——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等文章。通过研读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可以以小故事为载体,通过化学史、学科的发展史来突出方法论、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教育。

    张金燕在总结发言指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体现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挖掘适切的思政元素,赋予课程更多的内涵,提升育人效果。

 

图片2.png

                           文字:毛双 初审: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


编辑:课程思政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