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展|灌输与渗透,历史与现实,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三结合”共育化学专业人才---《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纪实
时间:2023-04-28 11:30:28    编辑: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查看:593

在《化学专业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知识及语言运用技能训练为载体,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总体目标,开展三个维度的结合,即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隐形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化学专业英语课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灵活地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1. 实施情况

1) 优化教学实施大纲,体现“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突出“专业伦理”教育。

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结合《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实施课程实施大纲的意见(试行)》文件的要求,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并在课程内容中挖掘、梳理、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和渗透点;认真优化、修订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课程实施大纲;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剔除重复、老旧的知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与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突出“专业伦理”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2) 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课程思政”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完善超星平台课程门户网站的建设,录制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配套的课程视频,扩建线上课程授课课件、课外资源的上传、电子题库及电子试卷样卷,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等线上线下多模式的教学形式。依据“课程思政”实施大纲中的教学设计和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教学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3) 改革评价、考核内容及方式,有效融入德育评价,实现“学习伦理”的常态教育

探索课程考核全程化、考核主体多元化与德育评价考核相结合的全新考核内容与评价方式,将学生课前线上预习、课中学习讨论、课后线上线下作业、测验、半期考试等纳入到课程全程考核中,构建学生学习过程、能力评价及德育评价为主的形成性学业评价方式。在多维度评价标准中,引导学生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构建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

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进而实现德育的常态教育。

2. 成效及经验总结

1) 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在化学专业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强调词汇记忆并注重启发,进行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教育。注重专业英语词汇在文献中的实际运用,渗透中国文化及语言文字的表述优势(比如,在有机物基团中,关于伯、仲、叔所对应的英文n-, s-, t-命名以及天干地支名称在有机物命名中的关联,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注重向国际社会化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的输出。在化学专业词汇及构词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将灌输与渗透相结合,使学生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付诸语言表述与交流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深切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弘扬家国情怀。

 QQ图片20230324155432.png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构建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从化学学科纵向的历史发展与横向的现实需求维度出发,将“课程思政”融入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中,通过认识人类发展进程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促进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元素,作到知识内容的学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例如,在化学专业英语绪论“Chemistry”中讲授化学学科背景及发展历史时,侧重地介绍中国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人在酿酒、食醋和酱油酿造以及制盐等早期化工技艺方面所发挥的聪明才智,使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介绍杜康、山西陈醋、海天酱油广告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厚重感;在“Ammonia”一课描述关于氨的应用时,提及比利时的 Solvay Process( 索尔维制碱法) 。与此相对应,针对该法原料利用率低,成本高,废液、废渣难以处理等不足,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此领域的开拓者侯德榜先生以及其开发的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 。重点讲解侯德榜先生经过逾千次试验,依据Ionic reaction mechanism生产制造碳酸钠的创新工艺技术,强调侯氏制碱法保留了索尔维制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其缺点,同时使相关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6%,特别是其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的历史。

 QQ图片20230324155452.png

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思政”的教学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即将教师直接实施的道德教育与引导学生获取有益个体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活动相结合。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教学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化学专业英语》第2章第一单元中关于化学家研究过程的一篇文章 the Shadow Land of Dreams 时,描述文中科学家经过17年不断的追求和努力,终于梦想成真。文章有许多语句传递着正能量的信息,鼓舞学生为理想抱负努力奋斗。如: 

“I would keep putting my dream to the testeven though it meant living with uncertainty and fear of failure.”——“我会坚持把我的梦想付诸实践—即使这梦想意味着不稳定的生活和对失败的恐惧”。

“I learned that you had to make sacrifices and live creativity to keep working at your dream.”——“我懂得了若要一直奋斗实现梦想,就得做出牺牲,创造性地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意识、有计划设计一些富含道理的金句翻译练习或者是开展讨论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相关词汇知识,也能够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这不仅教育了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也给当下不爱学习,又想有好成绩的部分大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隐形思政课,对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字、图片:潘睿

初审:王晓洲

复审: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